搜索
首页 作者

《满庭芳·遇七修斋》

遇七修斋,庚申餐素,礼参旦望行香。时时念道,世梦顿然忘。三教经书为伴,真闲处、胜似贪忙。迷云散,一轮皓月,无缺照无方。从长。明大道,暗中积行,上达穹苍。效许庞归去,万古名扬。未往蓬壶阆苑,筠轩坐、吟笑潜藏。功成去,阴公难唤,跨鹤到仙乡。
作品赏析
这首词描绘了一种修道者的生活状态和修行过程。首句“遇七修斋,庚申餐素”,讲述了修道者在特定的日子进行斋戒和素食的修行方式。“礼参旦望行香”则描述了他们进行礼拜和祈祷的仪式。 “时时念道,世梦顿然忘”反映了修道者全神贯注于修行,忘却世俗烦恼的状态。“三教经书为伴”说明他们以儒、释、道三教的经书为伴,从中汲取修行的智慧。 “迷云散,一轮皓月,无缺照无方”是形象的比喻,象征修道者在修行过程中,逐渐驱散迷惑,达到心如明月的境界,光照四方。 下阕“从长。明大道,暗中积行,上达穹苍”讲述了修道者长期坚持修行,积累善行,以达到上达天穹的境界。“效许庞归去,万古名扬”则以许庞为例,说明修道者追求的是超脱世俗,名扬万古。 “未往蓬壶阆苑,筠轩坐、吟笑潜藏”表示虽然还未到达蓬莱仙境,但修道者已在筠轩静坐,吟笑潜藏,心境宁静。 结尾“功成去,阴公难唤,跨鹤到仙乡”描绘了修道者功成圆满,跨鹤飞升仙乡的场景,表达了修道者对超脱生死、达到永恒境界的追求。 整首词用词典雅,意境深远,生动地展现了修道者的修行生活和精神追求。
创作背景
《满庭芳·遇七修斋》是元代道士刘处玄所作的一首词。这首词是以修道为主题,描述了作者在遇到修道的第七个阶段(即“遇七”)时的内心体验和感悟。 刘处玄是元代著名的道士和诗人,他的诗歌作品多涉及修道和人生哲理。这首《满庭芳·遇七修斋》应该是在他修道的过程中,遇到某个重要的心灵体验或境界时创作的。 在道教中,“遇七”是一个重要的修行阶段,意味着修道者在修行过程中遇到了重大的障碍或挑战,需要通过修斋、静心等方式来克服。刘处玄在这首词中描述了自己在这个阶段的心灵体验和感悟,表达了对修道之路的坚定信念和决心。 综上所述,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刘处玄在修道过程中的某个重要阶段,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心灵体验和感悟。
相关诗词
  • 1
    [唐]
    庆寿千龄远,敷仁万国通。登霄欣有路,捧日愧无功。
    仙驾三山上,龙生二月中。修斋长乐殿,讲道大明宫。
    此地人难到,诸天事不同。法筵花散后,空界满香风。
  • 2
    [元]
    三载施为,十全八九,有些未及功圆。不曾行疏,所惠自然钱。也不修斋动众,一麻麦、任润灵田。非外觅,无中造化,有口妙难言。道传。明易象,倒颠光运,天地之先。觉无形应物,非?中边。清静金婴玉姹,虚无里、汞结灵铅。六铢挂,大罗归去,重受玉皇宣。
  • 3
    [元]
    人升霞,众道友修斋毕,以词赠之雪霁郊原,冰凝池沼,时当深入穷冬。重阳此日,降迹阐真风。还是丹阳师父,乱尘世、飞上天宫。玄元理,一升一降,显现至神功。无穷。真匠手,京南陕右,河北山东。但儿童耆老,谁不钦崇。应物随机顺化,垂方便、三教通同。诸公等,从今已往,何日再相逢。
本诗词核心关键词
推荐购买
名句 | 成语大全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-2